帳號 密碼 註冊 忘記密碼

圖解看世界

2018 物流績效表現排名

近年來特定的節日(如雙11、雙12、聖誕節等等),在電商業者刻意渲染、營造下,成為了全華人,甚至於全球的網路購物節。每到這時候,除為其帶來龐大營業額外,背後想必也是一場相當可觀的物流戰。
物流績效指數(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 LPI)係由世界銀行與芬蘭的圖爾庫經濟學院(Turku School of Economics, TSE)合作,經調查全球物流經理人對於各國物流績效表現的主觀意見與客觀績效數據後,所建立的一個衡量全球各經濟體物流績效表現的綜合指數。
世界銀行自2007年起,每兩年會針對全球物流業發布一份完整報告。2018年,世界銀行公布的《2018 連結到競爭:全球經濟中的貿易物流》(Connecting to Compete 2018 : Trade Logistics in the Global Economy)報告中,對160個經濟體進行排名,由「海關(Customs)」、「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國際運輸(International shipments)」、「物流能力(Logistics competence)」、「貨物追蹤(Tracking & tracing)」以及「及時性(Timeliness)」六大面向衡量各個經濟體的國際貿易物流績效表現情形。結果顯示,德國連續三屆蟬聯整體國際物流績效排名榜首(2014、2016、2018年),除此之外,在「海關」、「基礎設施」、「物流能力」三個面向也都名列第一。此外,近年來中國的物流績效表現持續進步中,2018年整體排名位列第26,而台灣整體排名第27名,較2016年退步兩名。

物流績效表現值得各國重視,近年來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產業,也有賴穩健的物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