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技能比一比
在網路發達的世代,運用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慧(AI)、雲端運算等方法來有效解決工作上與生活上的問題,不僅帶給人們許多便利,也能幫助企業轉型和創新發展,創造出完整的產業價值鏈,提升在數位經濟時代的競爭力。而建造數位經濟下的產業基石是需要培育具備數位技能的人才。
依據OECD國際成人能力評估報告(The Programme for the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Competencies, PIAAC)將「數位技能」定義為能夠結合運用自身的認知(如識字、計算)和軟實力(如溝通、談判能力),並善用科技工具來解決問題,以及完成複雜任務的綜合能力。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調查了2020年63個經濟體的整體數位技能表現結果,分數越高表示國家整體數位技能表現越佳。前二十名國家排名如上圖,排名中以歐洲國家佔了10名、亞洲國家佔了8名、美洲佔了2名。
台灣排名第二十五名,評比7.41分。台灣鄰近國家中有四個國家的數位技能表現領先台灣,依序為新加坡(第七名,8.21分),中國(第十二名,7.97分)、香港(第十三名,7.96分)、南韓(第十八名,7.64分)。台灣近五年來數位技能的表現從2016年的7.66分、2017年的7.22分、2018年的6.74分、2019年的7.15分,截至目前2020年的7.41分,仍有進步的空間。行政院推動「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DIGI+)」的七大主軸之一為「培育跨域數位人才行動計畫」,強化人才的跨域數位技能,為國家產業數位經濟化轉型所需之人才做準備。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重創全球經濟,加速許多國家產業數位化轉型和非接觸式感測商機的發展,促使企業重整人才的需求,來因應數位化變革的世代。
(上線日期: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