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存底知多少
近年來,我國外匯存底持續上升,快速累積,但什麼是外匯存底呢?外匯存底越多越好嗎?
外匯存底又稱外匯準備金,依法由中央銀行保管,外匯係指國外的貨幣,例如:現金、存款、支票、本票、匯票等,以及可以兌換成貨幣的有價證券,例如:公債、國庫券、股票、公司債等,這些外匯都無法在國內直接使用,民眾必須透過指定銀行將外匯兌換成新台幣,而指定銀行為了保有足夠的台幣資金,會再將外匯賣給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收到的外匯就能累積為外匯存底。
截至2023年3月止,我國的外匯存底已達到5,603億美元,在主要國家中排名第三;中國大陸擁有3兆1,332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是全球外匯存底最多的國家;日本則是排名第二,外匯存底金額為1兆1,063億美元;南韓排名第四,外匯存底金額為4,012億美元。再來觀察我國近一年外匯存底的變化,111年9月我國外匯存底衰退至5,411億美元,同年11月即攀升至5,522億美元,較10月大增94.09億美元,爾後均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
外匯存底真的越多越好嗎?若外匯存底增加,代表我國貿易出口大於進口,出口商取得外匯後需向銀行兌換成新台幣方可在國內使用。也就是說外匯存底很多,代表中央銀行買進大量外匯,將新台幣放回市場上,而過多的新台幣流通於市面上,可能造成通貨膨脹等問題,因此如何能穩定物價、穩定金融,又能協助經濟的發展,都需要中央銀行的有效調控。
(上線日期: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