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天花板還在?
政治平等是現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它不僅保障參與選舉的權利,更強調了人們在決策過程中應享有平等的影響力。除了投票權,國際經常以「女性擔任國會議員」(立法權)、「女性擔任中央政府官員」(行政權) 的政治代表權指標,來觀察「誰能參與決策」發揮影響力。
然而,在傳統性別與公私領域劃分、社會經濟資源落差(如教育程度與經濟能力)下,使得女性即使取得投票權,在政治參與上仍有重重障礙,為了打破這些障礙,國際社會不斷推動性別平等,1979年聯合國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明確宣示女性在政治參與中的平等權利,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的「北京宣言暨行動綱領」進一步提出增進女性參與決策的能力與機會,倡議各國在決策層級提升女性比例至百分之三十以上,以促進性別平權。
儘管如此,全球女性在政治領域的代表性仍然不足。就「女性擔任國會議員」來看,依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 2022年所公布的資料(表1),前三名國家為紐西蘭、墨西哥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性別比皆有50%,北歐五國亦在前十名內,北歐國家從1980年代開始透過政黨自願採取「女性40%代表」的配額制度,明顯改善性別落差,至今皆有40%以上的女性國會議員。除了政黨自願措施外,國家也會採取立法保障,例如台灣因為有憲法增修條文規定「不分區立委代表的女性名額不得低於二分之一」,加上政黨也自願採取性別配額,2022年台灣女性國會議員為42.34%,國際排行第13名。除了台灣,亞洲女性國會議員比例仍然偏低,南韓即使有立法保障和政黨自願配額制度,但女性國會議員比例也僅有19%,排名第51名,日本則無性別配額的相關措施,女性國會議員僅有9.68%,顯示不同文化和政治背景下,實現性別平等的複雜性。整體而言,依據聯合國婦女署2023年初的調查,全球女性擔任國會議員的比例平均僅有1/4,約26.5%,仍有進步空間。
就女性擔任中央政府首長方面,依據聯合國婦女署2023年初的調查,全球190個國家中,只有13個國家達成50%以上的性別平等(表2),北歐國家依舊表現不錯,但放眼全球,女性擔任中央政府首長的平均比例只有22.8%,不到1/4,該報告更指出女性首長的領域多集中在人權、性別、社會與家庭議題,男性首長則依舊主導國防外交和經濟等領域,顯示性別區隔依舊明顯。就台灣2023年初來看,女性擔任中央政府首長比例為17.07%,是近年來次高的比例(表3),僅排名全球110名,南韓與日本又更低了,分別僅有16.7%和8.3%,亞洲三國皆低於全球平均。
從表3來看,台灣因為有憲法保障和政黨自願配合,因此女性國會議員比例維持於40%上下,有不錯進展,但行政部門並無相關保障,女性擔任部會首長的比例僅有一至兩成,也讓公民團體不得不呼喊內閣「太男了」,顯示立法保障和行政落實之間的性別落差。未來要實現真正的政治平等,政府應加強立法保障,落實性別主流化政策,唯有不同性別在政治領域上享有平等的代表性和影響力時,才能實現一個更加多元包容的社會。
關鍵詞:性別、政治代表、國會議員、政府首長、玻璃天花板
(上線日期: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