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強制登出
意外事故總是來得猝不及防,看似遙遠,卻隨時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意外死亡率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數據,更是衡量一個國家公共安全與急救醫療效能的重要指標,也直觀地反映出當地民眾的「生存風險」。若意外死亡率愈低,代表該地區擁有更完善的安全法規及有效率的緊急救援系統,居民面臨突發事故致死的風險亦愈低。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2021年的統計數據(如上圖左),以色列是標準化意外死亡率最低的國家,每十萬人口中僅 17.5 人因意外死亡,日本以18.6人居次,南韓排名第五(19.5人),台灣則以20.0人位居第七。綜觀前十名的數據,彼此間的差距不大,排名前段班的國家普遍擁有嚴格的安全法規及完善的急救處理機制,也使得這些國家的居民生存風險較小。與此相比,雖德國、瑞士、芬蘭及美國在經濟、醫療及社會福利方面表現亮眼,但其意外死亡率卻相對較高,美國甚至位居全球倒數。推測德國不限速高速公路的高車速、瑞士盛行的戶外活動(登山、滑雪、極限運動)及冰河地形、芬蘭的天然環境(極端氣侯、湖泊地形)及飲酒文化、以及美國的槍枝藥物氾濫及急救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可能是導致這些國家的意外死亡率高於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原因,也凸顯出除了經濟、醫療技術、社會福利外,事故預防與急救資源的分布,同樣是影響國民生存風險的重要關鍵。
觀察台灣2021年意外死因分布,有近半數意外死亡人口是亡命於交通事故,其中機動車事故占八成六(如上圖中),推測與我國機車普及、道路狀況複雜且交通安全意識不足有關。然而,除了交通事故外,跌倒事故也不容小覷。看似平凡的跌倒意外,卻是長者的致命威脅,其死亡數量甚至遠超過新聞常見的中毒、溺水或火災事故。此外,「其他」類意外事故,例如窒息、物體砸落、工安事故、觸電、雷擊及戶外失溫等,雖然個案零星,但總和卻相當驚人。若再進一步觀察台灣各縣市的數據(如上圖右),可發現金門縣竟是全台生存風險最低的縣市,每十萬人口僅6.0人死於意外。金門縣雖地處離島,但由於地理環境單純,島內各地醫療可及性高,且急救轉送機制完善,使其生存風險遠低於全國平均值。而同樣地處偏鄉的花東地區,卻因為地理環境險峻且醫療資源分散,其意外死亡率甚至是金門縣的六倍之多。
意外事故總是突如其來,往往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無情奪走生命。若想降低我國生存風險,建議可針對常見意外事故積極預防,例如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及違規罰則、推動高齡者跌倒防治等,從源頭減少意外發生的機率。然而,意外不可能完全杜絕,在救援黃金時刻的緊急醫療處置,則往往決定了患者的存活率。因此,政府應確保民眾能獲得及時且完善的急診與外傷重症治療,透過提升醫療可及性與救援效率,將意外傷害降至最低,避免國民的人生被意外強制登出。
關鍵詞:生存風險;意外死亡;安全法規;事故預防;緊急救援;急診;外傷重症
(上線日期: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