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註冊 忘記密碼

圖解看世界

工廠變形金剛

在製造業加速邁向自動化與智慧化的趨勢下,如何量化不同國家產業的自動化程度,已成為政策制定與產業投資的重要依據。其中,「工業機器人密度」已被廣泛視為衡量製造業自動化程度的關鍵指標。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定義,「工業機器人密度」即每一萬名製造業員工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

國際機器人聯盟於《2024年世界機器人報告(World Robotics 2024)》中,公布了「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密度排名」,韓國為全球應用最密集的國家,每萬名製造業員工擁有1,012台工業機器人,排名第1;新加坡以770台居次;中國以470台排名第3;德國以429台位居第4,日本419台排名第5,6-10名國家如左上圖所示。台灣以294台名列全球第11名,在亞洲地區排名第5,展現其在智慧製造領域的高度發展潛力。

觀察全球工廠中運行的工業機器人總量變化(如右上圖),從2013年133.2萬台,增至2023年428.2萬台,10年間成長逾三倍,顯示全球製造業對自動化生產的需求持續攀升。

就區域分布來看,2023年全球新安裝的工業機器人中,亞洲地區占比最高,達72%;歐洲為17%;美洲為11%(如左下圖)。突顯亞洲已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應用的核心區域。

進一步分析,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比重--依產業別分(如右下圖),汽車產業安裝占比最高,達25%;其次為電氣/電子產業,占23%;金屬與機械產業則占14%。反映出上述產業在智慧製造轉型過程中,已展現出高度的自動化與生產韌性。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持續演進,機器人正加速推動產業升級與勞動力結構轉型。它們不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角色,而是實際進駐各行各業的「超級夥伴」。展望未來,能夠有效整合機器人技術以提升生產效能的產業,將有望在全球競爭中掌握更多優勢。

關鍵字:工業機器人密度;製造業自動化;智慧製造

(上線日期:2025-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