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守衛戰
在資訊化與數位化高速發展的今日,網路已深度融入通訊、金融、醫療、交通與政府治理等各項領域。然而,在資訊便利的背後,也伴隨著資安風險日益升高,包括駭客攻擊、勒索病毒、資料外洩等問題頻繁發生,對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已構成威脅,因此,各國政府越來越重視網路安全的防護與發展,也成為國家競爭力評比中的項目。
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所發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中,「網路安全性(Cyber Security)」主要透過對企業高階主管的問卷調查來蒐集數據,旨在反映企業面臨資訊安全威脅時,是否具備足夠的準備與應變能力。
2025年數據顯示,網路安全性得分最高的十個國家依序為:沙烏地阿拉伯(8.58)、卡達(8.41)、芬蘭(8.29)、阿曼(7.81)、奧地利(7.78)、阿聯(7.64)、香港(7.47)、新加坡(7.36)、瑞士(7.33)與加拿大(7.32)。這些國家的企業多半擁有健全的資訊基礎設施與完善的資安政策,因此在網路安全的防護意識與實作方面更為完備。
相較之下,排名後十的國家則面臨顯著挑戰,其得分多落於3.09至4.42之間,依序為蒙古、委內瑞拉、斯洛伐克、墨西哥、納米比亞、秘魯、保加利亞、土耳其、奈及利亞、菲律賓,這些國家的企業在資安基礎建設及資安專業度方面則有待加強。
進一步觀察亞太地區的網路安全性表現,香港以7.47分高居首位,展現其在資安防護上的領先地位。緊追在後的是表現亮眼的新加坡與中國,排名分別為第2及第3。台灣也不遑多讓,以6.97分位居亞太地區第4,顯示在資安韌性上的優異表現。然而,澳洲、紐西蘭、韓國及日本,這些科技發展上較成熟的國家,在網路安全性的評比上則落在後段班,顯示科技發展程度與資安防護成效之間未必呈現正比,凸顯資安投入與治理策略的重要性。
檢視台灣過去十餘年的網路安全性評比,台灣自2020年進入全球前10以來,雖然排名略有波動,但始終維持在全球前20名內。尤其在政府成立資安專責機構,推動「資安即國安」政策後,企業對資安的重視明顯提升。2023年曾短暫滑落至全球第19名,但隨後2年已逐步回升至第16名,顯示我國企業在資安防禦與應變能力上已有一定的程度,但面對新型態的AI生成攻擊與供應鏈滲透等新型威脅時,仍有強化的空間。
關鍵字:網路安全;資安防護;資安風險
(上線日期:2025-07-31)